工人正在分揀葡萄。
春節剛過完,為了保證今年葡萄順利出土展藤,寧夏張裕龍諭酒莊種植公司經理周新明,忙著為合作的葡萄基地村民培訓葡萄藤出土、抹芽定枝知識。作為龍諭酒莊培養的種植技術人員,周新明常年定期對農戶進行集中、系統培訓,確保農戶切實掌握先進種植技術。
2006年,張裕落戶銀川經開區,并在寧夏農墾投資了8000萬元建設了7600畝自營基地。2008年~2010年又投資3000多萬元,免費為農戶提供苗木和栽培管理技術等,同時,在青銅峽、閩寧鎮共發展74000畝合同基地。通過自營、葡萄基地+原酒發酵中心+酒莊等模式,實現了“農戶、地方政府、企業”三方受益的多贏局面,解決當地村民及移民就業人員5000余人,引領農戶通過種植釀酒葡萄脫貧致富。
今年40歲的趙平,是永寧縣黃羊灘農場2隊的葡萄基地合作人,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,他從一名普通農民變成“半個”葡萄種植專家。與張裕的合作,也讓他和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“過去我們種植小麥和玉米,一畝地平均收入200元,如果能在場部蓋上房就很滿足了。現在我們農場在銀川買房買車的農戶太多了,別看這小小的葡萄,它帶動了鄉村振興,也讓我們實現了脫貧致富。”
葡萄酒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,不僅讓趙平這樣的基地合作人吃到了“甜頭”,也讓不少村民們過上了好日子。馬彩霞是西夏區興涇鎮的一名致富帶頭人,回憶起剛從固原市涇源縣搬遷到銀川市的時候,艱難的一幕幕至今歷歷在目。“聽說張裕在寧夏投資建設葡萄自營基地,不少基地出現了‘用人荒’,我就帶領和我一樣的農村婦女在基地為自己謀一份事業,一開始只想掙一份吃喝錢,沒想到這份事業卻讓我們徹底擺脫了貧困,現在我們家每年平均收入都能超過十萬元。”馬彩霞說。
多年來,在葡萄酒產業的賦能下,張裕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,也實現了自身的發展。前不久,《2022胡潤至尚優品——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》發布,張裕旗下戰略品牌龍諭葡萄酒從國內外眾多知名紅酒中脫穎而出,獲得高凈值人群“最青睞的中國高端葡萄酒”榮譽稱號,成為葡萄酒領域中首選奢侈品牌。
“從2006年開始,張裕在寧夏賀蘭山東麓歷經十數年的探索,最終從累計70000畝葡萄園中選出25個最佳小地塊、合計2900畝作為龍諭的原料基地。為保證每一顆葡萄都是100分,每株葡萄樹的結果數限定在10串以內,畝產量嚴控在400公斤以下。”寧夏張裕龍諭酒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酒莊種植團隊采用“傾斜水平龍干”架型,遵循“20厘米黃金法則”,將葡萄結果帶確定在離地60厘米~80厘米的“黃金”高度上,讓每顆葡萄都得到很好的通風與熱量,均勻成熟。采收時,每顆葡萄都經過田間篩選、人工串選、光學粒選三道嚴選程序,淘汰率超過50%。
“在釀造環節,釀酒師將來自不同地塊的原料用6種不同酵母、3個溫度段在上百個發酵罐中分別發酵。發酵后的上百種原酒在24種不同工藝的2000余個橡木桶中陳釀,陳釀期達660天,自2013年開莊以來,龍諭葡萄酒在國際各大權威葡萄酒賽事上累計斬獲大獎91項,目前已出口至英國、德國、意大利、瑞士、丹麥、加拿大等全球5大洲44個國家,被譽為‘中國葡萄酒王’。下一步我們還將在鄉村振興上作出更大的貢獻。”寧夏張裕龍諭酒莊相關負責人說。(記者 閆茜 文/圖)